近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敬权教授团队关于全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Self-templated pseudomorphic transformation of ZIF into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for improved supercapacitive performance”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影响因子8.128)上发表,标志着我校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刘敬权教授团队通过在锌钴纳米棒阵列前驱体上原位合成ZnCo-ZIF,并将ZnCo-ZIF原位转化为ZnCo-LDH,成功获得了三维空间分布的ZnCo-LDH/ZnCo-NA纳米结构。由于这种独特的结构,可以提供丰富的电化学活性位点和四通八达的离子传输路径,因此,该ZnCo-LDH/ZnCo-NA电极表现出了高达788 C g-1 (2 A g-1)的比电容,并且在15Ag-1的电流密度下保持了692.75 Cg-1的比电容,展现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87.9%)。此外,以ZnCo-LDH/ZnCo-NA为正极所制备的全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展现了21.3 Wh kg-1的能量密度,且循环5000次后的电容保持率为88.1%。这种简单的ZIF模板的原位赝晶转化为新型的LDH材料,展示了新一代三维空间分布的LDH材料在能源相关领域及其他领域的应用潜力。
全文地址:https://doi.org/10.1016/j.jcis.2022.04.088
编辑:宋芳芳 责任编辑:房霞 审核:谢成才